自己孩子自己教 社工媽媽辭工在家自教

休閒

發布時間: 2016/01/12 15:49

分享:

分享:

一家人做蛋糕,爸爸教大家量度分量、用力發麵粉,天天(中)撥了一些麵粉在桌上,阿敏(左)就請他用膠刀收集粉末。(陳靜儀攝)

原是社工的江太阿敏因修讀華德福幼師教育,明白三歲前的發展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,故在兒子一歲時決定辭工在家教育。

她笑謂身邊不少媽媽也想自己教,無奈另一半不支持,故很感恩丈夫也協助在家育兒,四歲兒子天天今天活得健康快樂,喜歡學習。

江氏夫婦坦言讓兒子在家教育,最大壓力來自經濟和親友看法,但因明白七歲前玩樂對小朋友太重要,故決定不入讀主流幼稚園。

天天半歲時去做皮紋檢測,被評估為語言區很弱、學習能力一般。阿敏謂:

他一歲幾仍不說話,先天有點『論盡』、說話慢,但現在人人都指他各方面表現皆達標。

受華德福影響

阿敏謂自教深受華德福影響,

教育法細緻到天天有不同餐單、衣服顏色要配對食物,要完全配合生活規律,後來我只要求天天有跟孩子定時定候玩耍就可。

 

另外我怕悶,故每周去帶華德福小組兩次,令自己多些創意。

華德福教育法會有沙池,她也定期帶天天去沙田的華德福playgroup玩。

在家教的好處是貼身觀察到兒子需要,例如華德福上課要很安靜,他性格很野,故我要加入其他元素,如一星期一日約同幾位自教媽媽去一次遠足。

 

基本上我是按天天性格,集合用了十多年的教育心理學,再加上德國森林幼稚園、華德福教育,去安排孩子日常生活作息。

德國人不教七歲前的兒童學術性知識,而是要運動,阿敏謂運動看似與吸收知識不相關,但卻合乎人心靈、腦部語言區發展原則。

我現在有定期教華德福小組,常見傳統老師干預孩子怎樣玩、玩甚麼,要花很多唇舌解釋。其實他們在干預孩子建構他們日後的組織和意志,這些對他們的內心和日後工作很重要。

她見過幼兒因家人擔心安全,很少落街玩,結果小朋友很大個也不說話。

我們的學校整天困住小朋友要坐定定,中學課程推到小學教,不坐足十小時學習根本學不完,令今天孩子有不少情緒和行為問題。

享受有機生活

自己教不會有功課,也不會學字,天天日常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玩和做家事。

我們很少用罵,因會破壞他的信心,但當然不是次次控制得住。我以前好怕污糟,怕去沙灘,後來明白messy play對細路的好處,慢慢自己也享受,愛上去沙灘。

今天一家人很少吃西藥,並會去農場訂有機菜吃,囝囝發燒讓他浸腳,等他自己退燒;很少看電視,也不開冷氣。

幼稚園一定是冷氣環境,對兒童傷害很大,另外有很多不當零食。自己教是由我們控制,這是最大優勢。

天天本來有濕疹,早前他們就去了由南非叔叔主持的森林幼稚園。

每次玩四、五小時,天天玩一根樹枝一小時也不厭,玩完還要不捨得它。

 

在森林見到甲蟲屍,森林老師馬上解釋它的生命周期,用葉子蓋上為牠舉行葬禮。在森林泡浸,醫好了他的濕疹,令我很感動。

原文刊於晴報,標題經編輯修改,原題為「辭工實踐在家自教 玩是孩子首要任務」 。